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张 姓起源,输入 “张” 或 “zhang” 即可
秃发 姓
姓氏:秃发(繁体:秃髮)
拼音:tū fà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999 位
分类:
-
常用:
稀有姓氏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无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秃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或以指物为氏。河西秃发鲜卑为拓跋鲜卑的一支,始祖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在鲜卑族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桔汾长子拓跋匹孤时期率部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活跃在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以拓跋匹孤所部最大。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族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传说,后来拓跋匹孤的儿子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所以这支部落就此得名,称秃发部。族人皆因首领拓跋匹孤不得继位而不平,正好由此皆改姓为秃发氏,摒弃了原拓跋姓。据专家考证,其实“秃发”本就是“拓跋”的异译读音,所以还是拓跋同源。数年后秃发寿阗逝世,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接替了秃发鲜卑的大人职位。
曹魏甘露元年~景元四年间(公元256~263年),曹魏镇西将军邓艾都督陇右诸军事时,又迁秃发鲜卑数万人至河西陇右雍、凉二州之间,即今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一带,最后聚居于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以东,与汉、羌等族杂居共处。秃发鲜卑的主要游牧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即大致东起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的牵屯山、靖远县北的麦田城,西至今青海湖东,南至今青海省贵德县,北接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但六盘山一带仍然是秃发鲜卑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
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大凉国君主吕光,遣使拜秃发树机能的后代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而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吕光的控制,便谢绝封爵。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了南凉国政权。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原秃发氏部人大部分为乞伏氏鲜卑的西秦国所统治,后西秦国为郝连氏鲜卑的夏国所灭,而夏国又亡于慕容氏鲜卑的吐谷浑部,西秦国领域大部分皆入于吐谷浑部,最后,吐谷浑部领域又为拓跋氏鲜卑的北魏王朝所占有:历史转了一个大圈,秃发鲜卑最终回归拓跋氏。随后,其他诸部鲜卑如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秃发氏等等,均成为北魏王朝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平民的秃发氏等鲜卑族人,主体被融入汉族,剩余的一小部分演化为柔然族。柔然族人后来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族人和契丹族人。室韦族人与白狄族人融合为蒙古族,而契丹族主体曾建立了强大的辽国,后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契丹族人向西大陆逃到中亚地区,在历史演进中与当地土著人融合,成为中亚人(今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一部分。至今,在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还依然生息繁衍着古老的秃发氏汉族后裔。秃发氏族人中的一部分,在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归属于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次兄拓拔氏所部,改称汉姓长孙氏,以显其原始祖先拓跋·匹孤的正统长支身份。长孙氏一族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融入汉族,是为济阳长孙氏、河南长孙氏一系,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而在南凉国灭亡之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赐他汉姓源氏、名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秃发·破羌改称源贺。源贺,就是今天源氏一族的始祖,世代相传至今。
秃发氏的汉族后裔孙氏、源氏皆尊奉拓跋·匹孤、秃发·阗立为肇姓始祖。
秦、汉初期(公元前209~前206年),强大的匈奴袭破了东胡,东胡人的一部分残余被迫向北败退,越过西拉木伦河之后分成两支:一支逃向科尔沁草原西北退保乌桓山,称之为乌桓人;另一支游牧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北,称之为鲜卑族人。史籍《后汉书·鲜卑传》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未常通与中国焉。”著名的清朝史学家张穆认为,鲜卑山就是现今内蒙古科右中旗西北约十五公里的大罕山,当地人称为蒙格罕山。此山位于霍林河西南岸,位于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之间。东西宽约十公里,南北长约十三公里,由蒙格罕山、奥斯克吐、芒尔得高乌拉,哈夫特嗄乌拉,莫达板乌拉,模模乌拉,道劳哈马尔,柴拉切楞等数座相连山峰组成。主峰大罕山海拔高度为七百二十一米,山中松、桦、柞、榆、枫、杏等树木繁茂,山的东北有条山谷,名为查干扎拉(蒙语,意为“清澈的山溪”),有一条清溪沿山谷流出。山谷两侧群峰竞秀,树木葱郁,并有几处人工开凿的山洞高悬于峭壁之上,这更给古鲜卑山增加几分神秘色彩。今考古学家认为,鲜卑山就在今东北辽宁、黑龙江与内蒙古、蒙古交界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段,蜒至鲜卑族的发源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旗嘎仙洞。嘎仙洞是鄂伦春旗阿里河西北十公里处的一个大山洞,洞长一百米,宽二十七米,洞边有一铭文,二百零一个字,记载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这里祭祖的经过,因为鲜卑族没有文字,铭文用的是汉字。这阕铭文证实了该处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鲜卑族的发源地。呼伦贝尔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东胡及其后裔拓跋鲜卑就起源于大兴安岭。拓跋鲜卑由这里开始发展壮大,进而南迁,东晋太元十一年~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公元386~534年),拓跋鲜卑在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鲜卑族人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始与中原王朝相沟通。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附汉,东汉政府乘机联络鲜卑,实行孤立和打击北匈奴的政策。封、赏鲜卑各部大人,“每年竞耗费二亿七千万钱”,以达到“保塞无事”的目的。
东汉永元三年(公元前91年),北匈奴被东汉政府击败。政权瓦解,单于西迁余众多附鲜卑。自此鲜卑逐步强大起来,并经常“寇掠东汉北方诸郡”。当时以居住在科尔沁草原东部的辽西鲜卑大人其至革建最为强盛,并为鲜卑各部的盟主,直至东汉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其至革建死去,鲜卑各部统领失驭。东汉政府多次组织大军会同乌桓、南匈奴共同进讨,于是鲜卑势力被逐步减弱。
东汉后期(汉桓帝时,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族中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首领名叫檀石槐(公元156~181年在位),他“勇健而有智略”被推为鲜卑大人。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河北张家口尚义)设营,兵马甚盛,鲜卑各部在他的统领之下,南抄缘边,北拒零丁,东却扶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并建立起了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擅石槐把他控制的地区划分为三部,自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扶余为东部;自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自上谷以西至敦煌接乌孙为西部。每部各置大人统领,总属于檀石槐。此时,由于东汉王朝内乱频频,许多汉族人逃往边地投靠鲜卑,为檀石槐出谋划策,加之鲜卑骑兵进退神速,战斗力获得充分发挥,“兵利马疾,过于匈奴”,作战中“来如飞鸟,去如绝弦”,不断入侵东汉边郡,杀掠吏民,劫夺财产。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鲜卑复寇三边,一岁中竟达三十余次”。鲜卑族人在此期间靠战争和掠夺取得了不少的财富,但自身的生产力却很低下,农业、畜牧业经济都不发达,人口的剧增使得鲜卑各部之间除了军事联盟之外,并无过多经济往来。加之政治上除以军事掠夺为目的的战争协作之外,整体的组织机构也十分松散,故而在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檀石槐逝世后,鲜卑族诸部的军事联盟迅速瓦解。此后,盘据太原雁门一带的“小种鲜卑”首领轲比能曾依附于曹魏政权,短暂地统治了鲜卑各部。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五胡十六过时期的西河,位于今甘肃榆中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今山西汾阳一带。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今山西汾阳)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一、秃发(秃髮)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西河鲜卑也。与后魏同出圣武帝诰汾,长子疋孤,神元时率其部众徙河西,六代孙树机能据有凉州,其族孙思复生乌孤,僭号西平王,称南凉,都广武。弟利鹿孤、傉檀三主,十八年,为乞伏炽盘所灭。傉檀之子贺,归魏,魏太武赐姓源氏。”《姓氏考略》据《魏书》亦注:“拓拔匹孤自塞北迁河西,妻胡掖氏,因寝产子寿阗于被中。鲜卑谓‘秃发’为被覆之义,因以为氏。后秃发傉檀之子贺归魏,改姓‘源’氏。”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五胡十六过时期的西河,位于今甘肃榆中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今山西汾阳一带。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今山西汾阳)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一、秃发(秃髮)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西河鲜卑也。与后魏同出圣武帝诰汾,长子疋孤,神元时率其部众徙河西,六代孙树机能据有凉州,其族孙思复生乌孤,僭号西平王,称南凉,都广武。弟利鹿孤、傉檀三主,十八年,为乞伏炽盘所灭。傉檀之子贺,归魏,魏太武赐姓源氏。”《姓氏考略》据《魏书》亦注:“拓拔匹孤自塞北迁河西,妻胡掖氏,因寝产子寿阗于被中。鲜卑谓‘秃发’为被覆之义,因以为氏。后秃发傉檀之子贺归魏,改姓‘源’氏。”
秃发姓古代名人
秃发阗立西晋(公元?~252年待考),鲜卑族,拓跋匹孤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秃发鲜卑族首领,秃发氏鼻祖。在位时间从公元231~252年为期二十一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树机能西晋末期(公元?~279年待考),鲜卑族,秃发阗立之孙;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秃发鲜卑族首领,鲜卑族领袖。在位时间从公元252~279年为期二十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务丸西晋(公元?~308年待考),鲜卑族,秃发树机能之孙;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279~308年为期二十九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推斤西晋(公元?~340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务丸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308~340年为期三十二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思复鞬西晋(公元?~397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务丸曾孙;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秃发鲜卑族首领。在位时间从公元340~397年为期五十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秃发叔素十六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鲜卑族;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
秃发保周十六国时期(公元?~440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保周为张掖王,驻守张掖(今甘肃张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己卯(北凉永和七年,公元439年),秃发保周率鲜卑族众占据张掖自立,反叛北魏。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庚辰(公元440年)农历7月,北魏王朝派遣大将拓跋健围剿秃发保周,秃发保周被困,窘迫自杀。
秃发虎台十六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一称秃发武台,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
秃发覆龙十六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覆龙为酒泉公。
秃发副周十六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副周为永平公。
秃发承钵十六国时期,(生卒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傉檀之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后,晋封秃发承钵为昌松公。
秃发破羌十六国时期(公元407~479年),鲜卑族,一名秃发源贺,源贺,秃发乌孤之孙;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著名南凉国将领、北魏大臣,源氏鼻祖。
秃发乌孤十六国时期(公元?~399年待考),鲜卑族;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建立者,南凉武王,南凉烈祖,在位时间从公元397~399年为期三年,终年岁。秃发乌孤的祖先先与北魏拓跋氏同出一源。其八世祖拓跋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拓跋匹孤逝世后,其子寿阗立。寿阗是由母亲胡掖氏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为秃发氏。秃发寿阗逝世后,其孙秃发树机能即位,壮果多谋略。泰始中期,秃发树机能杀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尽有凉州之地,晋武帝为之旰食。后为马隆所败,部下杀之以降。从弟秃发务丸立。秃发务丸逝世后,其孙秃发推斤立。秃发推斤逝世后,其子秃发思复鞬立,部众稍盛。秃发乌孤即秃发思复鞬之子。秃发乌孤嗣位后,积极组织部族人等务农桑,勤畜牧,修邻好。经过十来年的不懈努力,秃发鲜卑部族势力渐壮。,后凉麟嘉六年(公元394年),秃发乌孤受接后凉国君王吕光的封敕,封为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后凉麟嘉七年(公元395年),秃发乌孤率本部军击破乙弗、折掘二部,再受后凉国君封为广武郡公。,后凉龙飞元年(公元396年),吕光又遣使署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秃发乌孤询问所部诸将:“吕氏远来假授,当可受否?众将士都说:“吾士众不少,何故属人!”秃发乌孤将便要拒绝吕光的封敕。,这时其将石真若留说:“今本根未固,理宜随时。光德刑修明,境内无虞,若致死于我者,大小不敌,后虽悔之,无所及也。不如受而遵养之,又待其衅耳。”秃发乌孤觉得有理,乃听从建议受之。当初秃发乌孤率兵大破乙弗、折掘二部之后,便派遣其部将石亦干构筑廉川堡,以为都城。有一天,秃发乌孤登上廉川大山,在山顶泣而不言。手下大将石亦干知其心思,进言道:“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大王今天所以不快乐,可是因为吕光?如今,吕光年已衰老,他的军队将士屡战屡败。而今我们兵强马壮,而且保据大川,乃可以一击百,那吕光何足惧、”秃发乌孤叹道:“吕光已然衰老,这我知道。但我祖先都是以德怀远,殊俗惮威,卢陵、契汗万里委顺。如今我继承祖先基业,眼见吕光越来越昏庸,所属诸部纷纷背叛,而我还受着他的节制,将来如何是好?所以在这里感叹。”属下大将苻浑马上说:“那么,大王何不振旅誓众,以讨其罪?”秃发乌孤看到大家都支持自己,高兴起来。很快开始了清剿四周的军事行动,便挥军大破周围诸部落。吕光见秃发乌孤势力请打,便加封秃发乌孤为广武郡公。接着,秃发乌孤又征讨意云鲜卑,大胜。,后凉龙飞五年(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吕光又遣使署秃发乌孤为益州牧、左贤王。这时势力已经丰满的秃发乌孤对使者说:“吕王昔以专征之威,遂有此州,不能以德柔远,惠安黎庶。诸子贪淫,三甥肆暴,郡县土崩,下无生赖。吾安可违天下之心,受不义之爵!帝王之起,岂有常哉!无道则灭,有德则昌,吾将顺天人之望,为天下主。”遂留下使者带来的鼓吹羽仪,然后将使者打发回去了。之后,秃发乌孤毅然反叛后凉国,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年号为“太初“。然后曜兵广武(今甘肃永登),继而攻克金城。吕光得知秃发乌孤反叛后,派遣大将窦苟来讨伐,双方军队大战于街亭(今甘肃永登乌鞘岭),秃发乌孤将窦苟打得大败。乘机攻克了后凉国的乐都、湟河、浇河三郡,岭南羌胡数万民众皆归附于秃发乌孤,连吕光属下将领杨轨、王乞基也率数千户来投奔。南凉太初二年(公元398年),秃发乌孤乘郭广黁、杨轨反吕氏之机,后凉国势力衰弱,取得洪池岭南五郡(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之地,改称武威王。,南凉太初三年(公元399年),徙都城于乐都(今青海乐都),任命弟弟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守安夷一带;任命秃发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守于西平一带。再以杨轨为宾客。其余将领和谋臣如金石生、时连珍,四夷之豪隽;阴训、郭幸,西州之德望;杨统、杨贞、卫殷、麹丞明、郭黄、郭奋、史暠、鹿嵩,文武之秀杰;梁昶、韩疋、张昶、郭韶,中州之才令;金树、薛翘、赵振、王忠、赵晁、苏霸,秦雍之世门,皆内居显位,外宰郡县。官方授才,咸得其所。国事初定,秃发乌孤便对其群臣说:“陇右区区数郡,却因其兵乱被分割成十余个属地。西秦的乞伏乾归擅命河南,北凉的段业阻兵张掖,而氐族部落看上去没动静,其实偷偷占据了姑臧。我想要清靖整个西夏地区,兼弱攻昧,这三者以谁为先呢?”属臣杨统进言道:“乞伏乾归本来属于我们所部,终必归服。而段业是个儒生,才非经世,权臣擅命,制不由已,千里伐人,粮运悬绝,且与我邻好,许以分灾共患,乘其危弊,非义举也。那个后凉的吕光衰老不堪,嗣绍冲暗,二子纂、弘,虽颇有文武,而内相猜忌。若天威临之,必应锋瓦解。宜遣车骑镇浩亹,镇北据廉川,乘虚迭出,多方以误之,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纂疲于奔命,人不得安其农业。兼弱攻昧,于是乎在,不出二年,可以坐定姑臧。姑臧既拔,二寇不待兵戈,自然服矣。”秃发乌孤接受了这个计划,遂阴有吞并四周之志。开始摒积极规划,准备先消灭后凉吕氏势力,夺取姑臧,然后南向并吞西秦乞伏氏,北向击灭北凉段氏,但未及实现。当时北凉国段业为后凉吕纂所侵扰,秃发乌孤借机派遣骠骑大将军秃发利鹿孤发兵救之。吕纂惧怕南凉大军,遂放把火烧了氐池、张掖两地的谷麦而还。秃发乌孤乘机以秃发利鹿孤为凉州牧,镇守西平一带,并晋升秃发傉檀入录府国事。秃发乌孤此时专力经营河湟地区,并以秃发利鹿孤镇安夷(今青海化隆),秃发傉檀镇西平(今青海西宁),秃发叔素渥镇湟河(今青海化隆),族人分镇各地,又量才叙用汉、夷各族豪门及“杰俊之士”,使南凉政权得以逐渐完善和巩固。,南凉太初三年(公元399年)农历8月,秃发乌孤得意忘形,因酒后坠马伤及肋骨,自嘲笑道:“这下,吕光父子知道我重伤,可要大喜了。”不久,秃发乌孤伤重不支,对群臣说:“方难未静,宜立长君。”言终而死,在王位三年,谥号武王,庙号烈祖。
秃发利鹿孤十六国时期(公元?~402年待考),鲜卑族,秃发乌孤之弟;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第二代君王,南凉康王,在位时间从公元400~402年为期三年,终年岁。秃发乌孤伤逝后,弟弟秃发利鹿孤于隆安三年(南凉建和元年,公元400年)农历1月即位,秃发利鹿孤改元建和,赦其境内殊死已下,又徙居于西平。遣秃发傉檀击败后凉兵于三堆(今大通河),并进围其都城姑臧。使记室监麹梁明聘于段业。段业曰:“贵主先王创业启运,功高先世,宜为国之太祖,有子何以不立?”梁明曰:“有子羌奴,先王之命也。”段业曰:“昔成王弱龄,周召作宰;汉昭八岁,金、霍夹辅。虽嗣子冲幼,而二叔休明,左提右挈,不亦可乎?”梁明曰:“宋宣能以国让,《春秋》美之;孙伯符委事仲谋,终开有吴之业。且兄终弟及,殷汤之制也,亦圣人之格言,万代之通式,何必胤已为是,绍兄为非。”段业曰:“美哉!使乎之义也。”秃发利鹿孤闻知吕光死,遣其将金树、苏翘率骑五千屯于昌松漠口。既逾年,赦其境内,改元曰建和。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皆封亭侯、关内侯。吕纂来伐,使秃发傉檀距之。吕纂士卒精锐,进度三堆,三军扰惧。秃发傉檀下马据胡床而坐,士众心乃始安。与吕纂战,败之,斩二千余级。吕纂转而西击段业,秃发傉檀率骑一万,乘虚袭姑臧。吕纂之弟吕纬守南北城以自固。秃发傉檀置酒于朱明门上,鸣钟鼓以飨将士,耀兵于青阳门,虏八千余户而归。后乞伏乾归为姚兴所败,率骑数百来奔,秃发利鹿孤处之晋兴,待以上宾之礼。乞伏乾归遣乞伏子谦等质于西平。镇北将军俱延言于秃发利鹿孤曰:“乾归本我之属国,妄自尊立,理穷归命,非有款诚;若奔东秦,必引师西侵,非我利也。宜徙于乙弗之间,防其越逸之路。”秃发利鹿孤曰:“吾方弘信义以收天下之心,乾归投诚而徙之,四海将谓我不可以诚信托也。”俄而乞伏乾归果奔于姚兴。秃发利鹿孤后悔地谓俱延曰:“不用卿言,乾归果叛,卿为吾行也。”俱延延追乞伏乾归至河,不及而还。,南凉建和二年(公元401年),秃发利鹿孤改称河西王。同年农历3月,击败后凉国吕隆军,徙两千余户而还。后又遣兵攻北凉国临松,虏六千余户,沮渠蒙逊遣质请和,始还所掠,召军返。农历12月,南凉国攻围后凉国的姑臧城,又攻昌松郡,执后凉国太守孟祎。秃发利鹿孤立二年,龙见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于是群臣劝进,以隆安五年僭称河西王。其将鍮勿仑进曰:“昔我先君肇自幽、朔,被发左衽,无冠冕之义,迁徙不常,无城邑之制,用能中分天下,威振殊境。今建大号,诚顺天心。然宁居乐士,非贻厥之规;仓府粟帛,生敌人之志。且首兵始号,事必无成,陈胜、项籍,前鉴不远。宜置晋人于诸城,劝课农桑,以供军国之用,我则习战法以诛未宾。若东西有变,长算以縻之;如其敌强于我,徙而以避其锋,不亦善乎!”秃发利鹿孤然其言。于是率师伐吕隆,大败之,获其右仆射杨桓。秃发傉檀谓之曰:“安寝危邦,不思择木,老为囚虏,岂曰智也!”杨桓曰:“受吕氏厚恩,位忝端贰,虽洪水滔天,犹欲济彼俱溺,实耻为叛臣以见明主。”秃发傉檀曰:“卿忠臣也!”以为左司马。秃发利鹿孤谓其群下曰:“吾无经济之才,忝承业统,自负乘在位,三载于兹。虽夙夜惟寅,思弘道化,而刑政未能允中,风俗尚多凋弊;戎车屡驾,无辟境之功;务进贤彦,而下犹蓄滞。岂所任非才,将吾不明所致也?二三君子其极言无讳,吾将览焉。”祠部郎中史暠对曰:“古之王者,行师以全军为上,破国次之,拯溺救焚,东征西怨。今不以绥宁为先,惟以徙户为务,安土重迁,故有离叛,所以斩将克城,土不加广。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文章学艺为无用之条,非所以来远人,垂不朽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秃发利鹿孤善之,于是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时秃发利鹿孤虽僭位,尚臣于姚兴。杨桓之兄杨经佐命姚苌,早死,姚兴闻杨桓有德望,征之。秃发利鹿孤饯杨桓于城东,谓之曰:“本期与卿共成大业,事乖本图,分歧之感,实情深古人。但鲲非溟海,无以运其躯;凤非修梧,无以晞其翼。卿有佐时之器,夜光之宝,当振缨云阁,耀价连城,区区河右,未足以逞卿才力。善勖日新,以成大美。”杨桓泣曰:“臣往事吕氏,情节不建。陛下宥臣于俘虏之中,显同贤旧,每希攀龙附风,立尺寸之功,龙门既开,而臣违离,公衡之恋,岂曰忘之!”,秃发利鹿孤为之流涕。遣秃发傉檀又攻吕隆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克之。秃发傉檀执孟祎而数之曰:“见机而作,赏之所先;守迷不变,刑之所及。吾方耀威玉门,扫平秦、陇,卿固守穷城,稽淹王宪,国有常刑,于分甘乎?”孟祎曰:“明公开翦河右,声播宇内,文德以绥远人,威武以惩不恪,况祎蔑尔,敢距天命!衅鼓之刑,祎之分也。但忠于彼者,亦忠于此。荷吕氏厚恩,受籓屏之任,明公至而归命,恐获罪于执事,惟公图之。”秃发傉檀大悦,释其缚,待之客礼。徙显美、丽靬二千余户而归。嘉孟祎忠烈,拜左司马。孟祎请曰:“吕氏将亡,圣朝之并河右,昭然已定。但为人守而不全,复忝显任,窃所未安。明公之恩,听祎就戮于姑臧,死且不朽。”秃发傉檀义而许之。吕隆为沮渠蒙逊所伐,遣使乞师,秃发利鹿孤引群下议之。尚书左丞婆衍仑曰:“今姑臧饥荒残弊,谷石万钱,野无青草,资食无取。蒙逊千里行师,粮运不属,使二寇相残,以乘其衅。若蒙逊拔姑臧,亦不能守,适可为吾取之,不宜救也。”秃发傉檀曰:“仑知其一,未知其二。姑臧今虽虚弊,地居形胜,可西一都之会,不可使蒙逊据之,宜在速救。”秃发利鹿孤曰:“车骑之言,吾之心也。”遂遣秃发傉檀率骑一万救之。至昌松而沮渠蒙逊已退,秃发傉檀徙凉泽、段冢五百余家而归。秃发利鹿孤寝疾,令曰:“内外多虞,国机务广,其令车骑嗣业,以成先王之志。”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农历3月,秃发利鹿孤病逝,葬于西平之东南,谥曰康王。其弟秃发傉檀嗣立。
秃发傉檀十六国时期(公元?~414年待考),鲜卑族,秃发利鹿孤之弟;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末代君王,南凉景王,在位时间从公元400~414年为期三年,终年岁。秃发利鹿孤病逝后嗣位,迁都于乐都,改称凉王。秃发傉檀少机警,有才略。其父奇之,谓诸子曰:“傉檀明识干艺,非汝等辈也。”是以诸兄不以授子,欲传之于秃发傉檀。及秃发利鹿孤即位,垂拱而已,军国大事皆以委之。以元兴元年僭号凉王,迁于乐都,改元曰弘昌。初,乞伏乾归之在晋兴也,以世子乞伏炽磐为质。后乞伏炽磐逃归,为追骑所执,秃发利鹿孤命杀之。秃发傉檀曰:“臣子逃归君父,振古通义,故魏武善关羽之奔,秦昭恕顷襄之逝。炽磐虽逃叛,孝心可嘉,宜垂全宥,以弘海岳之量。”乃赦之。至是,乞伏炽磐又奔允街,秃发傉檀归其妻子。姚兴遣使拜秃发傉檀车骑将军、广武公。秃发傉檀大城乐都。姚兴遣将齐难率众迎吕隆于姑臧,秃发傉檀摄昌松、魏安二戍以避之。兴凉州刺史王尚遣主薄宗敞来聘。敞父燮,吕光时自湟河太守入为尚书郎,见秃发傉檀于广武,执其手曰:“君神爽宏拔,逸气陵云,命世之杰也,必当克清世难。恨吾年老不及见耳,以敞兄弟托君。”至是,秃发傉檀谓宗敞曰:“孤以常才,谬为尊先君所见称,每自恐有累大人水镜之明。及忝家业,窃有怀君子。《诗》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不图今日得见卿也。”宗敞曰:“大王仁侔魏祖,存念先人,虽朱晖眄张堪之孤,叔向抚汝齐之子,无以加也。”酒酣,语及平生。秃发傉檀曰:“卿鲁子敬之俦,恨不与卿共成大业耳。”秃发傉檀以姚兴之盛,又密图姑臧,乃去其年号,罢尚书丞郎官,遣参军关尚聘于姚兴。姚兴谓关尚曰:“车骑投诚献款,为国籓屏,擅兴兵众,辄造大城,为臣之道固若是乎?”关尚曰:“王侯设险以自固,先王之制也,所以安人卫众,预备不虞。车骑僻在遐籓,密迩勍寇,南则逆羌未宾,西则蒙逊跋扈,盖为国家重门之防,不图陛下忽以为嫌。”姚兴笑曰:“卿言是也。 秃发傉檀遣其将文支讨南羌、西虏,大破之。上表姚兴,求凉州,不许,仅加秃发傉檀散骑常侍,增邑二千户。秃发傉檀于是率师伐沮渠蒙逊,次于氐池。沮渠蒙逊婴城固守,芟其禾苗,至于赤泉而还。献姚兴马三千匹,羊三万头。姚兴乃署傉檀为使持节、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凉州刺史,常侍、公如故,镇姑臧。秃发傉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兴凉州刺史王尚遣辛晁、孟祎、彭敏出迎。尚出自清阳门,镇南文支入自凉风门。宗敞以别驾送尚还长安,秃发傉檀曰:“吾得凉州三千余家,情之所寄,唯卿一人,奈何舍我去乎?”宗敞曰:“今送旧君,所以忠于殿下。”秃发傉檀曰:“吾今新牧贵州,怀远安迩之略,为之若何?”宗敞曰:“凉土虽弊,形胜之地,道由人弘,实在殿下。段懿、孟祎、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陇之冠冕;斐敏、马辅,中州之令族;张昶,凉国之旧胤;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以大王之神略,抚之以威信,农战并修,文教兼设,可以从横于天下,河右岂足定乎!”秃发傉檀大悦,赐宗敞马二十匹。于是大飨文武于谦光殿,班赐金马各有差。,遣西曹从事史暠聘于姚兴。姚兴谓史暠曰:“车骑坐定凉州,衣锦本国,其德我乎?”史暠曰:“车骑积德河西,少播英问,王威未接,投诚万里,陛下官方任才,量功授职,彝伦之常,何德之有!”姚兴曰:“朕不以州授车骑者,车骑何从得之。”,史暠曰:“使河西云扰、吕氏颠狈者,实由车骑兄弟倾其根本。陛下虽鸿罗遐被,凉州犹在天网之外。故征西以周、召之重,力屈姑臧;齐难以王旅之盛,势挫张掖。王尚孤城独守,外逼群狄,陛下不连兵十年,殚竭中国,凉州未易取也。今以虚名假人,内收大利,乃知妙算自天,圣与道合,虽云迁授,盖亦时宜。”姚兴悦其言,拜骑都尉。秃发傉檀宴群僚于宣德堂,仰视而叹曰:“古人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信矣。”孟祎进曰:“张文王筑城苑,缮宗庙,为贻厥之资,万世之业,秦师济河,漼然瓦解。梁熙据全州之地,拥十万之众,军败于酒泉,身死于彭济。吕氏以排山之势,王有西夏,率土崩离,衔璧秦、雍。宽饶有言:‘富贵无常,忽辄易人。’此堂之建,年垂百载,十有二主,唯信顺可以久安,仁义可以永固,愿大王勉之。”秃发傉檀曰:“非君无以闻谠言也。”秃发傉檀虽受制于姚兴,然车服礼章一如王者。以宗敞为太府主簿、录记室事。秃发傉檀假装出游浇河,袭徙西平、湟河诸羌三万余户于武兴、番禾、武威、昌松四郡。征集戎夏之兵五万余人,大阅于方亭,遂伐沮渠蒙逊,入西陕。沮渠蒙逊率众来距,战于均石,为沮渠蒙逊所败。秃发傉檀率骑二万,运谷四万石以给西郡。沮渠蒙逊攻西郡,陷之。其后秃发傉檀又与赫连勃勃战于阳武,为勃勃所败,将佐死者十余人,秃发傉檀与数骑奔南山,几为追骑所得。秃发傉檀惧东西寇至,徙三百里内百姓入于姑臧,国中骇怨。屠各成七儿因百姓之扰也,率其属三百人,叛秃发傉檀于北城。推梁贵为盟主,贵闭门不应。一夜众至数千。殿中都尉张猛大言于众曰:“主上阳武之败,盖恃众故也。责躬悔过,明君之义,诸君何故从此小人作不义之事!殿内武旅正尔相寻,目前之危,悔将无及。”众闻之,咸散。七儿奔晏然,殿中骑将白路等追斩之。军谘祭酒梁裒、辅国司马边宪等七人谋反,秃发傉檀悉诛之。姚兴以秃发傉檀外有阳武之败,内有边、梁之乱,遣其尚书郎韦宗来观衅。秃发傉檀与韦宗论六国从横之规,三家战争之略,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清辩。韦宗出而叹曰:“命世大才、经纶名教者,不必华宗夏士;拨烦理乱、澄气济世者,亦未必《八索》、《九丘》。五经之外,冠冕之表,复自有人。车骑神机秀发,信一代之伟人,由余、日磾岂足为多也!”韦宗还长安,言于姚兴曰:“凉州虽残弊之后,风化未颓,傉檀权诈多方,凭山河之固,未可图也。”姚兴曰:“勃勃以乌合之众尚能破之,吾以天下之兵,何足克也!”韦宗曰:“形移势变,终始殊途,陵人者易败,自守者难攻。阳武之役,傉檀以轻勃勃致败。今以大军临之,必自固求全,臣窃料群臣无傉檀匹也。虽以天威临之,未见其利。”姚兴不从,乃遣其将姚弼及敛成等率步骑三万来伐,又使其将姚显为弼等后继,遗韦傉檀书云“遣尚书左仆射齐难讨勃勃,惧其西逸,故令弼等于河西邀之。”韦傉檀以为然,遂不设备。姚弼众至漠口,昌松太守苏霸婴城固守,姚弼喻苏霸令降,苏霸曰:“汝违负盟誓,伐委顺之籓,天地有灵,将不祐汝!吾宁为凉鬼,何降之有!”城陷,斩苏霸。姚弼至姑臧,屯于西苑。州人王钟、宋钟、王娥等密为内应,候人执其使送之。秃发傉檀欲诛其元首,前军伊力延侯曰:“今强敌在外,内有奸竖,兵交势踧,祸难不轻,宜悉坑之以安内外。”秃发傉檀从之,杀五千余人,以妇女为军赏。命诸郡县悉驱牛羊于野,敛成纵兵虏掠。秃发傉檀遣其镇北俱延、镇军敬归等十将率骑分击,大败之,斩首七千余级。姚弼固垒不出,傉檀攻之未克,乃断水上流,欲以持久毙之。会雨甚,堰坏,姚弼军乃振。姚显闻姚弼败,兼道赴之,军势甚盛。遣射将孟钦等五人挑战于凉风门,弦未及发,材官将军宋益等驰击斩之。姚显乃委罪于敛成。遣使谢秃发傉檀,引师而归。秃发傉檀于是僭即凉王位,赦其境内,改年为嘉平,置百官。立夫人折掘氏为五后,世子秃发武台为太子、录尚书事,左长史赵晁、右长史郭幸为尚书左右仆射,镇北俱延为太尉,镇军敬归为司隶校尉,自余封署各有差。遣其左将军枯木、驸马都尉胡康伐沮渠蒙逊,掠临松人千余户而还。沮渠蒙逊大怒,率骑五千至于显美方亭,破车盖鲜卑而还。俱延又伐沮渠蒙逊,大败而归。秃发傉檀将亲率众伐蒙逊,赵晁及太史令景保谏曰:“今太白未出,岁星在西,宜以自守,难以伐人。比年天文错乱,风雾不时,唯修德责躬可以宁吉。”秃发傉檀曰:“蒙逊往年无状,入我封畿,掠我边疆,残我禾稼。吾蓄力待时,将报东门之耻,今大军已集,卿欲沮众邪?”景保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使臣主察乾象,若见事不言,非为臣之体。天文显然,动必无利。”秃发傉檀曰:“吾以轻骑五万伐之,蒙逊若以骑兵距我,则众寡不敌;兼步而来,则舒疾不同;救右则击其左,赴前则攻其后,终不与之交兵接战,卿何惧乎?”景保曰:“天文不虚,必将有变。”秃发傉檀怒,锁景保而行,曰:“有功当杀汝以徇,无功封汝百户侯,”既而沮渠蒙逊率众来距,战于穷泉,秃发傉檀大败,单马奔还。景保为沮渠蒙逊所擒,让之曰:“卿明于天文,为彼国所任,违天犯顺,智安在乎?”景保曰:“臣匪为无智,但言而不从。” 沮渠蒙逊曰:“昔汉祖困于平城,以娄敬为功;袁绍败于官渡,而田丰为戮。卿策同二子,贵主未可量也。卿必有娄敬之赏者,吾今放卿,但恐有田丰之祸耳。”景保曰:“寡君虽才非汉祖,犹不同本初,正可不得封侯,岂虑祸也。”沮渠蒙逊乃免之。至姑臧,秃发傉檀谢之曰:“卿,孤之蓍龟也,而不能从之,孤之深罪。”封景保为安亭侯。沮渠蒙逊进图姑臧,百姓惩东苑之戮,悉皆惊散。垒掘、麦田、车盖诸部尽降于沮渠蒙逊。秃发傉檀遣使请和,沮渠蒙逊许之,乃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子他为质,归至胡坑,逃还,他为追兵所执。沮渠蒙逊徙其众八千余户而归。右卫折掘奇镇据石驴山以叛。秃发傉檀惧为沮渠蒙逊所灭,又虑奇镇克岭南,乃迁于乐都,留大司农成公绪守姑臧。秃发傉檀始出城,焦谌、王侯等闭门作难,收合三千余家,保据南城。焦谌推焦朗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焦谌为凉州刺史,降于沮渠蒙逊。镇军敬归讨奇镇于石驴山,战败,死之。沮渠蒙逊因克姑臧之威来伐,秃发傉檀遣其安北段苟、左将军云连乘虚出番禾以袭其后,徙三千余家于西平。沮渠蒙逊围乐都,三旬不克,遣使谓秃发傉檀曰:“若以宠子为质,我当还师。”秃发傉檀曰:“去否任卿兵势。卿违盟无信,何质以供!” 沮渠蒙逊怒,筑室返耕,为持久之计。群臣固请,乃以子秃发安周为质。沮渠蒙逊引归。吐谷浑树洛干率众来伐,秃发傉檀遣其太子武台距之,为洛干所败。秃发傉檀又将伐沮渠蒙逊,邯川护军孟恺谏曰:“蒙逊初并姑臧,凶势甚盛,宜固守伺隙,不可妄动。”不从。五道俱进,至番禾、苕藋,掠五千余户。其将屈右进曰:“陛下转战千里,前元完阵,徙户资财,盈溢衢路,宜倍道旋师,早度峻险。蒙逊善于用兵,士众习战,若轻军卒至,出吾虑表,大敌外逼,徙户内攻,危之道也。”卫尉伊力延曰:“我军势方盛,将士勇气自倍,彼徒我骑,势不相及,若倍道旋师,必捐弃资财,示人以弱,非计也。”屈右出而告其诸弟曰:“吾言不用,天命也。此吾兄弟死地。”俄而昏雾风雨,沮渠蒙逊军大至,秃发傉檀败绩而还。沮渠蒙逊进围乐都,秃发傉檀婴城固守,以子秃发染干为质,沮渠蒙逊乃归,久之,遣安西纥勃耀兵西境。沮渠蒙逊侵西平,徙户掠牛马而还。邯川护军孟恺表镇南、湟河太守文支荒酒愎谏,不抚政事。秃发傉檀谓伊力延曰:“今州土倾覆,所杖者文支而已,将若之何?”伊力延曰:“宜召而训之,使改往修来。”秃发傉檀乃召文支,既到,让之曰:“二兄英姿早世,吾以不才嗣统,不能负荷大业,颠狈如是,胡颜视世,虽存若陨。庶凭子鲜存卫,藉文种复吴,卿之谓也。闻卿唯酒是耽,荒废庶事。吾年已老,卿复若斯,祖宗之业将谁寄也。”文支顿首陈谢。邯川人卫章等谋杀孟恺,南启乞伏炽磐。郭越止之曰:“孟尹宽以惠下,何罪而杀之!吾宁违众而死,不负君以生。”乃密告之恺,诱章等饮酒,杀四十余人。恺惧炽磐军之至,驰告文支,文支遣将军匹珍赴之。炽磐军到城,闻珍将至,引归。沮渠蒙逊又攻乐都,二旬不克而还。镇南文支以湟河降沮渠蒙逊,徙五千余户于姑臧。沮渠蒙逊又来伐,秃发傉檀以太尉俱延为质,沮渠蒙逊乃引还。秃发傉檀议欲西征乙弗,孟恺谏曰:“连年不收,上下饥弊,南逼炽磐,北迫蒙逊,百姓骚动,下不安业。今远征虽克,后患必深,不如结盟炽磐,通籴济难,慰喻杂部,以广军资,畜力缮兵,相时而动。《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惟陛下图之。”秃发傉檀却曰:“孤将略地,卿无沮众。”谓其太子武台曰:“今不种多年,内外俱窘,事宜西行,以拯此弊。蒙逊近去,不能卒来,旦夕所虑,唯在炽盘。彼名微众寡,易以讨御,吾不过一月,自足周旋。汝谨守乐都,无使失堕。”秃发傉檀乃率骑七千袭乙弗,大破之,获牛马羊四十余万。 公元414年农历7月,乞伏炽磐乘虚来袭,抚军从事中郎尉肃言于秃发武台曰:“今外城广大,难以固守,宜聚国人于内城,肃等率诸晋人距战于外,如或不捷,犹有万全。”秃发武台曰:“小贼蕞尔,旦夕当走,卿何虑之过也。”秃发武台惧晋人有二心也,乃召豪望有勇谋者闭之于内。孟恺泣曰:“炽磐不道,人神同愤,恺等进则荷恩重迁,退顾妻子之累,岂有二乎!今事已急矣,人思自效,有何猜邪?”秃发武台曰:“吾岂不知子忠,实惧余人脱生虑表,以君等安之耳。”一旬而城溃。安西樊尼自西平奔告秃发傉檀,秃发傉檀谓众曰:“今乐都为炽磐所陷,男夫尽杀,妇女赏军,虽欲归还,无所赴也。卿等能与吾藉乙弗之资,取契汗以赎妻子者,是所望也。不尔,归炽磐便为奴仆矣,岂忍见妻子在他人怀抱中!”遂引师而西,众多逃返,遣镇北将军段苟追之,段苟亦开溜,于是将士皆散,惟中军纥勃、后军洛肱、安西樊尼、散骑侍郎阴利鹿在焉。秃发傉檀曰:“蒙逊、炽磐昔皆委质于吾,今而归之,不亦鄙哉!四海之广,匹夫无所容其身,何其痛也!蒙逊与吾名齐年比,炽磐姻好少年,俱其所忌,势皆不济。与其聚而同死,不如分而或全。樊尼长兄之子,宗部所寄,吾众在北者户垂二万,蒙逊方招怀遐迩,存亡继绝,汝其西也。纥勃、洛肱亦与尼俱。吾年老矣,所适不容,宁见妻子而死!”遂归乞伏炽磐,唯阴利鹿随之。秃发傉檀谓利鹿曰:“去危就安,人之常也。吾亲属皆散,卿何独留?”利鹿曰:“臣老母在家,方寸实乱。但忠孝之义,势不俱全。虽不能西哭沮渠,申包胥之诚;东感秦援,展毛遂之操,负羁靮而侍陛下者,臣之分也。惟愿开弘远猷,审进止之算。”秃发傉檀叹曰:“知人固未易,人亦未易知。大臣亲戚皆弃我去,终绐不亏者,唯卿一人。岁寒不凋,见之于卿。”秃发傉檀至西平,乞伏炽磐遣使郊迎,待以上宾之礼。初,乐都之溃也,诸城皆降于乞伏炽磐,秃发傉檀将尉贤政固守浩亹不下。乞伏炽磐呼之曰:“乐都已溃,卿妻子皆在吾间,孤城独守,何所为也!”尉贤政曰:“受凉王厚恩,为国家籓屏,虽知乐都已陷,妻子为擒,先归获赏,后顺受诛,然不知主上存亡,未敢归命。妻子小事,岂足动怀!昔罗宪待命,晋文亮之;文聘后来,魏武不责。邀一时之荣,忘委付之重,窃用耻焉,大王亦安用之哉!”乞伏炽磐乃遣秃发武台手书喻政,政曰:“汝为国储,不能尽节,面缚于人,弃父负君,亏万世之业,贤政义士,岂如汝乎!”既而闻秃发傉檀至左南,乃降。乞伏炽磐以土法傉檀为骠骑大将军,封左南公。岁余,为乞伏炽磐所鸩。左右劝秃发傉檀解药,秃发傉檀叹曰:“吾病岂宜疗邪!”遂死,时年五十一,在位十三年,谥景王。秃发武台后亦为乞伏炽磐所杀。秃发傉檀的小儿子秃发保周、秃发腊于、秃发破羌、秃发覆龙、秃发利鹿孤的孙子秃发副周、秃发乌孤的孙子秃发承钵等等,皆奔投北凉国君主沮渠蒙逊。久之,北魏王朝一统中国北方地区,北魏政府晋封秃发保周为张掖王,秃发覆龙为酒泉公,秃发破羌为西平公,秃发副周为永平公,秃发承钵为昌松公。 从秃发乌孤在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建立南凉政权始,至秃发傉檀在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被毒杀止,共历三世,凡十九年。史称:秃发弟兄,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氛西土。傉檀杰出,腾驾时英。穷兵黩武,丧国颓声。
秃发树机能西晋(?—公元279),鲜卑族起义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鲜卑族原居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河以南至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后来部落渐渐繁衍,势力日益强大,便不断向西移动,到了东汉初,已经散布于河西地区(今宁夏北部至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在今宁夏地区活动过的鲜卑族先后有乞伏部、鹿结部、秃发部。魏晋时期,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被统治阶级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备受欺压与盘剥。地方官员“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因而各少数民族的反抗怒火犹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晋泰始四年-五年(268-269)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各族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朝廷不但不进行安抚和救济,反而施行高压手段。新任秦州刺史胡烈一上任,就对少数民族使用武力,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为了自卫和保护家园,秃发树机能被迫带领鲜卑族人民进行武装反抗。泰始六年(270),树机能率鲜卑部众与胡烈指挥的官军在万斛堆(今宁夏中卫与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进行恶战,官军被打败,胡烈毙命。树机能军威大震,士气旺盛,便乘胜率众南下,一举攻占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晋武帝司马炎再派杜预为秦州刺史,命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率大军西征。但是西晋、鲜卑两军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交战,官军不仅没有消灭树机能,反而引起今陕甘宁境内的各少数民族纷纷加入反晋的斗争中去,尤其是以原被安置在安定郡的“北地胡”所组建的一支匈奴军队战斗力最强。各民族的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一举攻占了金城郡(今甘肃兰州),阵斩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牵弘,使得北边的凉州、南边的秦州(今甘肃天水)等战略要地都被民族军控制。晋廷朝野大为震动,晋武帝“每虑斯难,忘寝与食”。咸宁元年(275),树机能又乘胜率众向金城和凉州以西的广大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晋廷更加惊恐,深怕这支火把会燃起西部少数民族更大范围和更加猛烈的反抗烈焰。咸宁三年(277),树机能军在镇西将军、汝阴王司马骏,平虏护军文俶和凉、秦、雍各州数路大军的围攻下,遭到重创,斗争走进低谷。咸宁四年(278),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重新组织力量,再次率领鲜卑和羌胡各少数民族军大举进攻凉州,并阵斩刺史杨欣,第二次占领河西重镇凉州,引起晋廷朝野的一片恐慌。晋武帝临朝时叹息道:“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当即任命自动请战的马隆充当讨虏护军、凉州刺史。马隆选精兵三千五百名,配发精锐武器,自带三年给养,向河西地区杀奔。马隆军在当年年底到达凉州地区,先诱抚了树机能部将拔韩、且万能等人,致使一万多民族军不战而降;然后再强迫投降的民族军去攻打树机能,并在混战中杀死了树机能。民族军群龙无首,或死或降或逃,树机能所领导的西北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历时十年终告失败。